主页  ::  个人服务  ::  陈凯专栏



 

刊登于2004/05/09《前程》

成功跳槽实例

上海威士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职业顾问 陈凯

    很多人都认为,猎头会采用各种办法帮别人招聘,自己找工作一定容易很多。实际上恰恰相反,猎头比别的行业跳槽难很多。其一猎头公司基本上不会公开招聘,大多通过推荐自荐、挖人的方式,你很难获得招聘信息;其二世界顶级的猎头公司在中国都很低调,通过一般的网络查询也难以获得相关信息,很多业内人士也不知道究竟谁是世界顶级猎头。
    鉴于猎头行业跳槽的两个难点, 我费了不少心思,把跳槽当作我工作中的招聘项目来做。还算幸运,从开始系统调查目标公司到找到工作,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很早开始我就通过候选人了解其他猎头公司的情况。在与候选人熟了后,我会问他们接触过什么猎头公司,觉得哪些比较专业,有比较熟的业内人士是否可以引见。这个办法挺管用的,因为很多候选人都接触过不少好的公司,他们可以提供公司名字、联系方式、从他们的角度评价各个猎头公司的优劣,甚至提供招聘信息、引见业内人士。
    因为很多猎头公司都是通过非公开渠道,采取自荐他荐的招聘方式。所以要广泛结交业内人士,他们能提供很多招聘信息,而且可能会对你的目标公司比较了解。
    另外我还搜集到了某年猎头行业前15名的排名。这张排名帮了我不少忙,解决了第二个难点。我对它们做了调研,查看了每一家公司的网站。其中有7家现在在上海有办事处。再结合通过其它方式了解的情况,我确定了15家目标公司。
    确定了目标公司后,我开始制作求职信和简历。这对猎头公司的人是小菜一碟。建议最好是调研确定目标公司后再做简历,因为这样做出的简历比较有针对性。
    接下来开始争取面试机会。通过候选人、业内人士提供的信息,我去面试过4家公司。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我联系了5家公司的招聘负责人。除了通过电子邮件的一家公司没有给我回音,其余4家都给了面试机会。另外在某次聚会上偶遇了其中一家公司的招聘负责人。
    如果是主动询问空缺职位,一定要联系到有权做招聘决定的人。我主动出击获得招聘机会的一家公司,之前也有朋友托在里面工作的人留意招聘信息,但是并没有效果。在打电话前,要先想好你的求职动机、个人与目标职位相关的优势。采用这种办法,本人要有一定的实力。因为电话沟通后,别人会让你寄一份简历。简历上显示的实力会对你能否获得面试机会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即使你很有实力,也不要忽视简历的制作。
    猎头公司的面试形式都很简单,9家公司中,除了一家采用了心理测试、情景模拟,其余都是面谈。面谈的问题大同小异,主要都是从过去的工作经验中判断你未来的发展趋势。
    虽然自己是做猎头的,经常都在面试别人,但通过这些面试,我还是获得了不少面试心得。切记面试中一切都要以目标职位为导向,不一定始终都要展示真实的自我:
    譬如顶级的猎头公司分工很细,有调研员(research)与顾问(consultant)。我原先的工作是兼做调研员与顾问。于是面试中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类似“在你的工作中,你最喜欢做的是哪一部分?”我如实地回答,“喜欢做行业、职位分析,喜欢与候选人交谈,因为这样的过程能让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其实这些都是顾问的工作,而我要应聘的是调研员。
    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你做这份工作的优势”。结果我说了一大堆都是顾问所需要的素质,却忽视了调研员的要求。其实我犯了一个大错,公司尤其是分工明确的外企,他们招聘的是最合适空缺职位的人,而不是实力最强的人。
    所有的公司我都进入了最后一轮面试,但有些没去参加,拿到了3家公司的录用通知。在等面试的第一家公司的反馈时,整日患得患失。后来面试多了,终于明白某一次面试的成败是偶然性大于必然性,但只要坚持不懈,成功是必然性大于偶然性。适合一个职位的人肯定不止一个,但这个职位上只能有一个人,所以很多时候最后的取决因素就是谁和面试的人投缘。
    在与顶级猎头公司接触之前,我是“仰视”他们。后来接触多了,发现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厉害”。其实小公司也会有很优秀的人,大公司也同样有很平庸的人。但是对于同一个个体来说,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你在大公司的收获会比小公司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