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车轮悄悄地驶入2009年,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眨眼间就要过去了。这标志着79年生的那一批,也已三十而立,而很多的70后,更是大步流星地“奔四”了。曾经风华正茂、初出茅庐的70后,正渐渐成熟起来,成了职场、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承上启下之时的回顾与展望,颇有意义。
一、总结:三十而立
a) 职场现状:优秀的经理人多,成功的创业者少
l 企业:优秀的经理人多,成功的创业者少。
l 行政事业单位:科长居多,在讲究资历的工作环境中,40岁以下要担重任太年轻。
l 发展不顺者:经历下岗、分流、买端工龄等,但借助以往的知识底子能比前辈更顺利地再就业。
在这之前,有必要盘点一下70后职场人的现状。70后今年30至39岁,在职场打拼了十几二十年,多多少少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大多数成了单位中真正干事的那批人。
行走于企业中的精英,70后与前辈尤其是60后相比,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优秀的经理人多,成功的创业者少。以2005-2008胡润中国富豪榜为例,榜单人数从400人上升为1000人,但基本上每一年60后的比例都超过40%,而70后在10%上下浮动。这个富豪榜上,除了2008年有个职业经理人唐骏上榜外,其它都是自己或者家族开公司的。也就是无论从创业成功者的绝对人数,还是增长数量来说,60后都遥遥领先于包括70后在内的其它年代的人。
出现这种状况,与不同年代的人的成长大环境密不可分。因为文革,60后很多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起点不高,去单位应聘,不占优势。没有多少选择与退路的人,容易心无杂念,一往无前。而且60后之前吃过较多的苦,更勤奋和坚韧,这样往往就做成了大事。
70后的人上学时,文革差不多结束,教育体系开始正常运作,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正规教育。出来就业时,中国经济刚刚起飞,急需大量人才,获得一份好工作并非难事,尤其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手上的录取通知书还是不少的。由于知识结构的优势、企业的超常发展,在工作中升迁机会也较多。小有成就了,自然不愿意放弃已有的一切,破釜沉舟重新创业。
在行政事业单位,做科长的多,少数出挑的能做到副处,做得再高的是少数了,毕竟在讲究资历的工作环境中,40岁以下要担重任还太年轻。
70后也有一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在国营单位惨淡经营,甚至碰上下岗潮。不过,因为受过比较系统的教育,我们学习新东西,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面临相同情况的没有读过多少书的60后要强,再上岗就业的为数不少,境遇比苦苦挣扎在社会底层的60后要好一些。
凭借一张文凭,不少70后敲开了名企的大门,赢得了高起点;之后,有些人经历了下岗、分流、买端工龄等挫折,但借助以往的知识底子比前辈更顺利地走出了人生困境。可以说,“知识改变命运”在70后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b) 优秀的70后职业经理人是如何炼成的
l 外因: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获得第一份高起点的工作比较容易,在工作中升迁机会比较多。
l 内因:
² 知识能力:受过系统教育,比较扎实完善的知识结构。
² 态度:珍惜眼前机会。70后大部分都没有物质财富充裕的父辈,必须独立承担改善自己和家人物质生活的重担,加之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人才流动不容易,因此我们更重视包括第一份工作在内的到手的机会。
² 性格:务实、听话。
70后能成为比较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除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够轻松获得第一份高起点的工作,并且在日后升迁机会较多这些外部因素外,和我们后本身的一些内在特点也密切相关。前面所述的良好的教育与知识结构只是内因之一,因为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知识与能力只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即“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我们不妨再看看其它的内因。
同为职场新人时,与80后不甘于琐碎工作、眼高手低、不顺心了动辄跳槽相比,70后更加珍惜眼前机会,稳定性远远好于80后;愿意从基层做起,在单位中大多比较循规蹈矩、务实听话。这种差异的产生自有它的原因:
其一,70后受的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基本上都是“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干一行爱一行”、“愿做一颗螺丝钉”、“一颗红星,两手准备,服从祖国召唤”之类。80后的成长过程中,70后接受的这些观念被强调得少了,而且资讯日益发达的社会尤其是上世纪末互联网的兴起,让80后足不出户就可以便捷全面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他们开始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喜欢自己独立思考与判断,而不是盲从于社会或长辈灌输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了解的东西多了,视野开阔之外往往也会好高骛远。现在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嘴里都能够随时冒出诸如“公司战略、营销战术、融资、上市、圈钱”之类的术语;对于工作的公司左右横竖看不顺眼,给老板提改革建议头头是道,不过举的都是世界五百强的例子,少说也要成百上千万元的投资;让他们做一些复印、打印、文件整理的工作,觉得屈才;让他们骑个自行车、顶着烈日推销产品之类的,更是过不了几天就要辞职。
其二,70后人生的大部分,都在经历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过程。我们过过几天苦日子,对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紧巴巴的物质生活,深有体会。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凭票供应;玩具是童年时期的奢侈品,去玩具店,多是央求父母亲让我们看半个小时,并保证不哭闹,不要求买;每一两年,用存钱罐中攒下来的几块钱去买一套积木,或是买一套故事书,可是比过年还高兴啊;大院家谁买了第一台电视机,晚上家里保准是邻居满座共赏节目。二三十年来我们不断体验着由物质生活改善带来的惊喜和兴奋中:第一台黑白电视、第一台录音机、第一台电扇、第一台冰箱、第一台彩电、第一部电话……
70后参加工作后,要延续这种喜悦,继续改善生活,就要自力更生了。因为父辈年纪大了,赚钱能力下降了,大部分也没有积累很多的物质财富。另外,在大量70后参加工作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人才流动并不容易,所以,无论主观还是客观,都造成了70后会更加珍惜手边的工作,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与之不同的是,80后尤其是85年以后出生的人,对物质生活的贫乏以及因为改善带来的喜悦不会有我们这么强烈的心理感受。他们的成长环境比我们好得多,工作看不上、干得不开心大不了辞职回家吃父母的,反正父母养得起。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70后没有令人失望:因为受过良好教育,工作都是从基层做起,熟悉业务,实干能力强,年龄、精力、经验现在又都在巅峰期,很多人已经成长为企业的中高层。伴随着收入的增加、职务的晋升,我们有了第一台VCD、第一套音响、第一台空调、第一部手机、第一次出国、第一套房子、第一辆汽车……除了物质满足本身,我们还有一份深深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展望:四十不惑
a) 历史使命:推动职业经理人体制的建立
l 70后创业,没有优势,也未必能适应因此带来的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
l 将70后作为一个整体,到更好的平台做职业经理人是最佳选择,因为目前的中国尤其是日益壮大的民企急需大量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提升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而这恰恰能最大程度地发挥70后的优势,体现我们的价值。
发展不错的70年后,现在基本都成了单位的中高层。在国内,中高层一不小心就遭遇了“天花板”:职业生涯止步不前,整天做着重复的工作易产生职业倦怠;升职无望的同时,还要担心自己随时被性价比更高的年轻人替代。
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这么几个办法:继续当职业经理人,通过内部提升及跳槽获得职位的晋升或者权责的扩大与收入的增加;以打工、兼职、自立门户等形式进入咨询或培训业;多种模式的创业。具体到个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哪条路径都可以。但如果将70后作为一个整体,到更好的平台做职业经理人是最佳选择,因为目前的中国尤其是日益壮大的民企急需大量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提升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而这恰恰能最大程度地发挥70后的优势,体现我们的价值。
在全民创业热情高涨的现在,说这种话可能有些大煞风景。毕竟近些年我们听到过太多创业、上市或者卖公司、一夜爆富的故事,其中的主人公甚至有80后。有着不少优势的70后为什么不能做呢?其实,中国太喜欢以成败论英雄,在极度渲染1%成功者的同时,对99%的创业失败者视而不见。
从外部环境来说,一个社会经济越发达,行业发展越成熟,创业成功的机会就越小。在欧美发达国家,创业的氛围远远不及中国浓厚,创业者一般不是对某件事兴趣浓厚,就是不幸被解雇而出于无奈,而不太像现阶段国内很多创业者不考虑兴趣与优势,仅仅为了钱。而80后创业成为千万乃至亿万富翁而被大家熟知的的案例中,90%以上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这些尚未成熟的新兴行业有关,可70后擅长吗?
从内在来说,开公司与做中高层,需要的能力、知识、经验不太一样,但它们都需要长期的积累。也就是说,中高层开公司失败的案例很多,因为之前的哪些经验在自己开公司时派不上用场。另外,还要面临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要处理订票之类原来由秘书操办的琐事,出差交通工具从飞机改为火车,住宿从四五星级酒店到经济型,谈生意从高尔夫球场、知名会所到咖啡馆或茶餐厅。在创业没有成功之前,个人与家庭的物质消费都要受到抑制……已经做到中高层的70后能适应这些改变吗?
很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想创业,除了物质财富以外,还和工作权限与成就感有关。在外资公司工作的,中国人要想有很大的自主权很困难。微软与盛大前中国区总裁唐骏曾说“元旦发贺卡,秘书整理出300个做投行的名片,都是在盛大做路演时认识的。而在微软,与投资面还隔了十几层呢。”如今国内的民营企业大部分还由第一代企业家或家族继承人把持,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基本上由董事会和职业经理人掌控很不一样。换句话说,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经理人可以获得丰厚的待遇和闪亮的光环,不需要通过创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国内职业经理人不成气候,还没有形成阶层。
但是,不成熟的状况往往意味着有很多的机会。在中国,未来的二十年,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将日益增大。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世界版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少跨国公司尤其是制造业(泛指有工厂,无论它的产品是消费品、化工原料或机械设备)将亚太区总部落户大陆,甚至有些公司像英特尔已经将大中华区作为与北美、亚太、欧洲、日本并驾齐驱的大区。这意味着在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将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事实上,目前不少制造业的亚太区级别的总监已经是大陆本土人士,而在十年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民企也将日益重视职业经理人的作用。毕博前中国区CEO、现均瑶CEO黄辉曾说:“民企在扩张碰壁后渴望职业经理人的加盟,也准备给后者足够大的空间,国内的第一代高管现在普遍面临天花板的问题,双方的需求其实碰到一块了。”
自1841年第一个职业经理人在美国出现以来,欧美国家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才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经理人体制。而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经理人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历史。我们希望也相信,经过70后的努力,职业经理人在中国可以有更大的作为,与贡献相应的,自身也能获得地位与收入的提升。
当然,有了需求,70后还必须用自己的实力去赢得这些机会。毕竟,市场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有着经验优势与务实态度的70后,如果交不出满意的答卷,“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很容易被有着“更广阔视野、更强的创新能力、更好的外语与IT技能”的80后取代。
b) 更加遵循内心的真实需求,而非外界的统一评价标准
l 与80后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喜欢“独立思考判断”相比,70后是更趋同一致、更没有主见的一代。
l 70后有着高度趋于一致的价值观: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以钱为中心”。
l 提倡多元化的价值观与成功标准,对个体来说,事业更易成功,人生会更快乐;对社会来说,更利于和谐与稳定。
与80后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喜欢“独立思考判断”相比,70后是更趋同一致、更没有主见的一代。针对这种现象,上世纪有人杜撰了一个笑话:联合国以《对其它国家缺乏粮食的主见》为题,向全球青少年征文,结果美国人不知道什么叫“其它国家”,欧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缺乏”,非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粮食”,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主见”。
当然,“无主见”不是70后的专利,同样可用在50后、60后身上。这与成长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前,国人在很多方面是不能有主见的;在上世纪末互联网兴起之后,全体国民才能快捷全面地听到不同的声音,了解不同的观点。
具体到职业发展方面,“无主见”的70后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表现:
l 在不少地方,都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且认为读文科的人比较笨,于是文理分科时,不少人明明喜欢文科,屈从于社会舆论会选择理科。
l 高考填写入学志愿,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选择,不是听信于父母、老师,就是追随社会热门的行职业。
l 考研出国集体无意识,总认为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出国有面子、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外国遍地有黄金。可很多人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选择了一条并不适合的道路,或者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其实考研出国都是手段,只有这些行动能使你的职业发展更顺利、人生更加幸福时它们才有意义。
l 网络上一篇广为流传的描写各个不同年代的人的贴子写道:70后乐于结交有背景有地位的人,周末约客户去吃饭;80后喜欢结交志趣相投的人,周末约朋友去踢球。这个描述有一定的普遍性。行为往往就是内在价值观的外部体现,70后这些行为的背后显示出我们高度趋于一致的价值观: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以钱为中心”。
现在各种传媒、影视作品也在不断强化建立在多金基础上的成功人士的统一形象:名车豪宅,全身名牌;在高档写字楼上班,不时出入高尔夫球场、高档会所;生活富有情调,喜欢品红酒、抽雪茄,外加一年两三次的海外游……
时光不能倒转,现在再来说文理如何选科、高考志愿如何填写、考研出国如何考虑对70后自己来说为时已晚,但分析一下“以钱为中心”的高度趋于一致的价值观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存在即合理,被80后不屑、被众多国外人士不解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产生的土壤。一方面,从70后的成长历程来看,如前所述,70后经历过物质匮乏之苦,为了避免再过这样的生活,职业生涯初期就必须努力赚钱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物质生活;事业小有成就后,也丝毫不敢松懈,做为家庭的经济支柱,要供楼供车,负担父母的医疗、子女的教育种种开支,并且要维持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另一方面,社会的大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在2005年党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之前,一直倡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还有一些后顾之忧,譬如昂贵的房价与子女教育费用,中国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自己与父母的医疗与养老都是心头之患。
这样高度统一的“以钱为中心”的价值观可以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极大改善物质生活,同时金钱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很多的想法与欲望,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然而,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个体来说,无论你追名,还是逐利,都无可厚非,只要这是你内心的真实需求。可是现在,太多的人屈从于外界统一的成功标准,而无视自己的兴趣、优势、喜欢的工作与生活方式,追名逐利的过程即没有享受到工作与生活的乐趣,最后往往也没有得到名利。职业发展的终极目的不是功成名就、加官进爵,而是人生持久的快乐。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择其所爱,尽其所能,事业有成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退一步说,即使最后物质上的结果不尽人意,至少可以享受过程的快乐。
从社会层面来说,我们不妨比较一下有着多元化价值观的欧美发达国家与国内在面对同样事情的一些不同反应:
l 在介绍某人时,我们总是喜欢强调对方的职务、财富与名气,而在国外更多的是说此人的工作、专长、兴趣等。
l 碰到比自己优秀、有钱、有权利的人,我们会底气不足,觉得矮人一等,看到比自己弱势的群体经常俯视;可在国外遇到比自己强的人时,大部分人绝对不会自卑,当然,优势群体也不会高高在上。
l 在中国,境遇不好的人一般不愿意参加同学会,而成功者往往是众星拱月;可在美国,比尔盖茨哈佛的不少同学因其中途辍学,拒绝其参加同学会。
……
欧美发达国家的现状,是否更像“和谐社会”呢?当然不否让,达到它们的境界,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少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都是有保障的。另外,社会的体制要能够有效地制约权贵的特权,这样谁也欺负不了谁,谁也不用巴结谁。
提倡多元化的价值观与成功标准,更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为,人的出生不平等,资质有差异,能力有高低,机遇有好坏,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现在主流价值观中的“成功人士”。也没必要每个人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这样的人生未必能使每个人快乐。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改变,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如果70后想让自己活得开心些,就从自我做起,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要总是遵循外界统一的评价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处于巨变中,因此造就了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人群,而在一个比较平稳发展的社会,不同年代的人在相同年龄或者面临同样事情时,差异不会像中国这么大。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其优缺点,我们要保留优点,改正缺点,力争取得事业上更大的发展。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手段,最终它们都是为了使我们的人生获得更加持久的快乐。
Comments
Leave comment